导语:如何炒股用杠杆
正所谓祸从口出,很多时候人们都会因为自己的口无遮拦而惹来麻烦。在平时的生活中,这些麻烦或许只会让我们头疼一小会儿,可是对于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来说,说错话很有可能招来杀生之祸。隋朝名将贺若弼最终就栽在了自己的嘴上,而他这也是重蹈了父亲的覆辙。
在过去很多开国的名将都难以得到善终,其中有一部分是皇上担心他们功高震主,不过更多的人还是因为自己不适宜朝堂上的生活方式。
毕竟在战场上,他们要做的就是打败对手,所以不需要考虑太多复杂的因素,但是在朝堂之上却有太多的规矩。
而这些武将往往就会在无意间不小心触犯了禁忌,结果惹恼圣上招来杀身之祸,伴君如伴虎就是这个道理。
所以对于武将来说,明哲保身的最佳方式就是谨言慎行,可是贺若弼却不知道这个道理。
展开剩余75%贺若弼是隋朝开国的大将,他在攻打南陈的时候立下了赫赫战功,他也用瞒天过海的计策成功帮助隋军渡过了长江天堑。
不过要说他的故事,还要从他的父亲说起,他的父亲名叫贺敦,是北周的一位将领,而他在战场上十分勇猛,屡立战功。
之后他一路升迁,最后做到了金州总管,从此他也开始和其他的官员打起了交道,但是他却改不到自己身上的军人习气。
他为人十分耿直,看到自己看不惯的事情也会直接指出来,丝毫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,结果他也得罪了很多人。
不过这样顶多是让他变得人缘不好,可是后来他却因为自己的口无遮拦得罪了一个大人物,那就是宇文护。
宇文护贵为北周的皇族,当时在朝中也是权势滔天,当时其他的官员都会称赞他,只有贺敦是个异类,久而久之他也开始讨厌这个不识趣的人。
所以他利用自己皇族身份的便利,编了一个理由诬陷对方,结果贺敦被打入大牢,后来更是被判了死刑。
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官场和战场是完全不一样的,如果像自己这样口无遮拦只会像这样招来杀身之祸。
于是他在临终之前叫来了儿子,告诉他日后为人处世,说话一定要处处小心,否则就会和他落得一个下场。
而为了让儿子记住这件事,他掏出锥子扎在了贺若弼的舌头上,满嘴鲜血的他自此将此铭记于心,做事十分谨慎。
当年北周的武帝登基之后,对于太子的能力一直都很怀疑,他也担心太子将来难当大任,于是他找来大臣询问他们的意见。
贺若弼也在此列,而当他听到皇帝的问题后,立刻警觉起来,因为太子的事情作为臣子不能过多干预,加上父亲的教诲,他决定和皇上打太极。
他表示太子现在的表现每一天都在变好,同时自己也没听说太子犯过什么错,他的回答也让武帝十分满意。
可以说他的这个回答很有技巧,前半句他巧妙地避免了直接对太子进行评价,后半句则将自己从这件事中择了出去,所以皇帝自然很满意。
而与此同时,另一位被问到同样问题的大臣乌丸轨就因为直接说了对太子的评价,惹恼了皇帝结果被砍头,自此他也更加小心谨慎,不敢乱说一句话。
但是当他晚年身居高位,拥有权力和地位之后,却将这些准则和信条统统抛到了脑后,他也犯了父亲曾经犯过的错。
当时他感觉自己劳苦功高,所以在朝廷之上经常以宰相的身份自居,也看不起身边的其他官员,经常指摘其他官员的不是。
而当时隋文帝念及他立下的功劳,每次都偏向于他,结果这样反倒让他更加飘飘然,做事更加过分。
终于在他当众说了杨素的坏话后,隋文帝也不能容忍他了,当即将他革职。不过这只是一个警告,很快他就官复原职了。
这样做的确起到了效果,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的确变得谨慎了很多,但这只是暂时的。
当隋炀帝继位之后,贺若弼觉得自己是杨广的长辈,需要管教他,因此常常指责皇帝的不是,也批评他太过奢靡。
这也让隋炀帝十分的不爽,毕竟在他看来对方只是一个普通的老臣罢了,于是他找了一个借口就将贺若弼杀死了。
后来他觉得这样不解气,更是将他满门抄斩,一代功臣落得这个下场,也是让人感慨。所以做人一定要弄清自己的位置,同时规范自己的言行,否则只会惹祸上身。
参考资料:《隋书》
注:文字来自钧儒说史原创,图片来自网络
了解更多历史故事如何炒股用杠杆,欢迎关注钧儒说史!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证券配资利率_证券配资工具_证券交易系统观点